
央视网消息:金融街论坛2025年会10月30日在北京闭幕。本次论坛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经济金融领域的首场大型论坛,主题是“创新变革重构下的全球金融发展”。全体会议从制定议程、公布结果等多个角度传达了全会的战略性经济和财政发展。论坛认为,民营经济是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设立两场民营经济专题论坛,邀请科技、制造等领域近百位民营企业家参会。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对话,回应产业金融支持等支持投融资活动的需求。时间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所所长严爽表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天职。中国的发展也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要支持这些高增长、高创新的民营企业,金融就必须深入实体经济。 “十四五”期间,民营企业数量比“十三五”期间增长40%以上。民营企业以创新活力抓住发展机遇,逐步成为全球资本眼中“值得长期发展”的优质标的,为“十五五”期间高水平金融开放注入强劲动力。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辛自强表示,在华外资大部分投向了民营企业,他看好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韧性产业创新竞争力。 “十五五”规划更加强调科技创新,这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先进科学技术领域独立自主。因此,科技金融成为本次论坛最热门的话题。在论坛开幕式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将深化创业板市场改革,针对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点制定上市标准,让科技创新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发出金融强国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制度信号。s。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涛在谈及融资时表示,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各类科技创新产品有望得到相对充裕的金融资源支持。但实际上,我认为不仅仅是增加技术积分和奖金,更重要的是推动一些体制机制的完善。推动创新进步,调整完善、改革全球金融治理。 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包含“创新跨越、改革转型、重组现代化”的深刻逻辑,不仅表明了全球金融发展的长远愿景,也体现了中国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责任。论坛将重点深入讨论国际体系改革等全球性问题国际货币体系、跨境支付多元化和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我们在中欧保险创新论坛、中阿投资合作论坛等论坛积极推动金融标准互鉴和规则统一,发布绿色金融白皮书、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指南等文件,为全球金融治理提供中国范式。国际金融研究所亚太区高级代表、中国研究部主任马青表示,中国金融业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世界。在全球金融形势下,全球金融机构将密切关注中资银行的动向。田爽表示,中国在国际金融秩序和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不断增强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从近年来金融街论坛话题的演变。本届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部长级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金融机构高管、专家学者,进一步提升了国际水平。其规模和影响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法兰克福金融发展中心执行董事胡博斯30多年来频繁访问中国,表示中国的发展确实令人惊叹。此次论坛是他深入了解中国当前动态发展的绝佳机会。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执行副总裁魏家勋表示,中国是非常开放的,愿意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国在许多工业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